正值甜龙竹笋生长发育的“冒尖”季节,为确保今年甜龙竹笋的品质和产量再上新台阶,近日,云南省特色笋用竹资源高值化利用创新团队带头人、景谷县赵一鹤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赵一鹤研究员带领团队一行8人,深入景谷县永平镇、威远镇等地,开展甜龙竹笋用林抚育管理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专家们靠前服务,走进竹林,为竹农送上甜龙竹笋用林管理的“科技妙方”。
在永平镇勃氏甜龙竹专业合作社甜龙竹丰产栽培示范基地,专家团队一行对甜龙竹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专家指出,部分竹林未及时按季节进行晒兜覆土、砍伐老竹、适时灌溉等,可能会严重影响发笋。针对这些技术问题,专家现场提出了晒兜覆土、砍伐老竹、适时灌溉等关键技术,帮助竹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在徐孔井甜龙竹种植基地,专家团队一行对坡地甜龙竹笋用林的管理情况进行了细致察看。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病害严重、灌溉不足等问题,专家现场开出病害处理方法,结合适时灌溉等关键技术,为竹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为帮助竹农更好地掌握甜龙竹科学管理技术,我院专家采用现场“开处方”的方式,围绕已发笋竹林地的提质增产和未发笋竹林地的科学管理,开展了详细的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专家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操作性强的示范,向竹农传授了合理灌溉、秆龄调控、密度控制、适时覆土等关键技术措施,并就竹农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
深入发展甜龙竹笋用竹林产业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优质竹产品需求的重要路径,云南省特色笋用竹资源高值化利用创新团队、景谷县赵一鹤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专家以突破和示范推广笋用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为导向,以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助力甜龙竹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景谷县甜龙竹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到科学化、精细化的转变,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益,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应用和产业链的延伸,景谷县甜龙竹产业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竹产业的标杆。我院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甜龙竹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让甜龙竹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名片”。
供稿人 杨顺刚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蓝桉路2号电话: 0871-65150418
Copyright(C)2017-202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备案号:滇ICP备14002083号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458号